English

巴山绘新图

三峡移民报道
2000-12-0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曲冠杰 我有话说

现在距三峡截流蓄水还有不到900天的时间,涉及鄂渝二省市20个县市、113万人口的移民搬迁迫在眉睫,这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,更是三峡工程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。日前,三峡建设委员会移民开发局组织记者从重庆至宜昌,沿江而下,进行了为期八天的采访,实地了解三峡移民情况。

三峡库区所在的川东、鄂西一带,山高谷深、空间狭小,巴东至奉节在地质学上称“巴东破碎带”,地质极不稳定,历史上多次发生滑坡崩滩。库区有2座城市、11座县城因受水淹影响,需要局部或整体搬迁,移民人数占移民总数的60%,建设任务极为繁重,仅选址一事就颇费周折。云阳县城不得不从云阳镇迁至30公里外的磐石寨下;而秭归县城更从位于江北的归州迁至37公里外江南岸的夔龙山上。奉节新县城三易其址,最后移到旧城西侧,被分成八块。而原地后靠的巫山县城因为建在滑坡体上,只能采用打深孔桩的办法加固地基,最深的达41.7米。为防山体滑坡建造的护坡、护岸挡墙触目可见。

然而,这个浩大的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,库区面貌日新月异。在“高江急峡雷霆斗”的三峡上下,在“山前江水流浩浩”的川江两岸,新城如天上海市,公路远上云间,悬索桥截江横空,新房舍鳞次栉比……从重庆至宜昌千余公里的长江两岸,变成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宏大的建筑工地。

在距三峡大坝仅一公里的凤凰山上,秭归新县城傲立于三峡库首。从凤凰山上的栖凤亭西望,新楼比肩,整齐有序。县长王万修介绍说:新县城于1992年底开工建设,1998年9月28日整体搬迁至此,是三峡库区首座完成搬迁的县城。现在县城水电畅通,还开通了程控电话、有线电视,城区绿化面积已达35万平方米,做到了“天上无明线,地上无裸土,单位无围墙,楼道无灰桶,全城无烟筒”,成为一个规划合理、设施配套、环境优美、文明整洁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城,并跻身“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”先进城市的行列。目前已有3.7万多移民在此安居乐业。

如今,除秭归县城已搬迁完毕,巴东县城基本建成外,大部分县城正在边建设边移民。在位于万州长江大桥南侧的五桥移民新区,记者见到“六横五纵”的道路宽阔平坦,楼房云起,脚手架林立,学校、商场、文体设施一应俱全。这座江畔新城将安置移民3万多人,远期可达5至10万人。一位刚迁入新居的移民说,他一家四口,原来在老城区的居住面积只有十几平方米,现在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整洁方便的新楼房,真有一步登天的感觉。

在巴东新县城后海拔400多米的山上,记者见到许多方形水泥池中蓄满了清水——这里是新建的巴东自来水厂。自来水厂负责人介绍说,这座自来水厂引来的山上清泉,水质纯净,水源充足,可基本解决县城生活和工业用水,从而结束了县城居民到江中挑水的历史。

在忠县长江大桥工地上,记者见到,这座忠县人民梦寐以求并积极捐资的“移民桥”正在紧张施工中:大桥两岸153米的高塔耸立云天,江北人字形引桥飞架于高塔山间,抬头仰望,两座高塔间,用于牵引主缆的两道锚道横跨大江,在百米高空中划出两道弧线,已有四五架桁梁吊装就位。大桥明年5月竣工后,将成为渝东通往东南部的孔道。三条省道和一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。

在相传楚王与神女相会的巫山,在李白顺流而下经过的巴东,在杜甫曾客居的奉节,在白居易曾出任刺史的忠县,在“两岸饶商贾”的云阳,在“众水会涪万”的涪陵、万州,记者所到之处,无不是热火朝天的工地,所见皆是拔地而起的新建筑,这些历史名城都将以崭新面貌屹立于峡江之上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